《大学英语》是非英语专业学生本科教育阶段的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为规范大学英语教学,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及《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的指导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要求
(一)培养目标
大学英语课程旨在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运用能力,帮助他们能用英语有效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开阔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与沟通能力,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二)培养要求
按照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的指导意见,我校大学英语教学分为普通类和艺体类两个类别,其中普通类分为基础和提高两个层次。基础层次为每个大学毕业生必须达到的目标;提高层次是对学有余力、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设定的更高标准。学习内容包括英语语言知识、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等方面。具体要求如下:
1.非英语专业普通类本科生毕业之前均须达到《课程要求》规定的一般要求,即大学英语一至四级。其中,前三级每级为2学分,第四级为3学分,共9学分;英语基础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达到更高要求。
2.大学英语的教学任务分四个学期完成,每学期为学生安排一个级别的学习任务。普通类新生入学时即开始进行分级教学,根据新生的英语水平,分别将新生安排到大学英语基础层次班级和提高层次班级进行学习。
3. 基础层次班级的学生修读大学英语一至四级;提高层次班级的学生修读大学英语二至四级,之后进行拓展提高阶段学习。
4.本科生在校期间原则上应修读四个学期的英语课程。提高层次班级的学生提前修完大学英语四级课程,可以通过选修大学英语拓展类课程,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
5.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传媒学院、书法学院、文学院等学院的艺术类专业学生和体育科学学院的运动训练专业学生修读大学英语(艺体类)一至四级。其中,前三级每级为2学分,第四级为3学分,共9学分。
(三)能力目标
通过系统课程学习,艺体类学生应基本达到基础能力目标,普通类基础层次学生应达到基础能力目标,普通类提高层次学生应达到较高能力目标,具体要求如下:
1.基础能力目标
1)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就日常话题展开的简单英语交谈;能基本听懂语速较慢的音、视频材料和题材熟悉的讲座,掌握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听懂用英语讲授的相应级别的英语课程;能听懂与工作岗位相关的常用指令、产品或操作说明等。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
2)口头表达能力:能就日常话题用英语进行简短、多话轮的交谈;能对一般性事件和物体进行简单的叙述或描述;经准备后能就所熟悉的话题作简短发言;能就学习或与未来工作相关的主题进行简单的讨论。语言表达结构比较清楚,语音、语调、语法等基本符合交际规范。能运用基本的会话技巧。
3)阅读理解能力:能基本读懂题材熟悉、语言难度中等的英语报刊文章和其他英语材料;能借助词典阅读英语教材、常见应用文和简单的专业资料,掌握中心大意,理解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能根据阅读目的的不同和阅读材料的难易,适当调整阅读速度和方法。能运用基本的阅读技巧。
4)书面表达能力:能用英语描述个人经历、情感和发生的事件等;能写常见的应用文;能就一般性话题或提纲以短文的形式展开简短的讨论、解释、说明等,语言结构基本完整,中心思想明确,用词较为恰当,语意连贯。能运用基本的写作技巧。
5)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结构清晰、语言难度较低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译文基本准确,无重大的理解和语言表达错误。能有限地运用翻译技巧。
2.较高能力目标
1)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一般日常英语谈话和公告;能基本听懂题材熟悉、篇幅较长、语速中等的英语广播、电视节目和其他音视频材料,掌握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相关细节;能基本听懂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或与未来工作岗位、工作任务、产品等相关的口头介绍。能较好地运用听力技巧。
2)口头表达能力:能用英语就一般性话题进行比较流利的会话;能较好地表达个人意见、情感、观点等;能陈述事实、理由和描述事件或物品等;能就熟悉的观点、概念、理论等进行阐述、解释、比较、总结等。语言组织结构清晰,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较好地运用口头表达与交流技巧。
3)阅读理解能力:能基本读懂英语报刊上的一般性题材文章;能阅读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综述性文献,或与未来工作相关的说明书、操作手册等材料,理解中心大意、关键信息、文章的篇章结构和隐含意义等。能较好地运用快速阅读技巧阅读篇幅较长、难度中等的材料。能较好地运用常用的阅读策略。
4)书面表达能力:能用英语就一般性的主题表达个人观点;能撰写所学专业论文的英文摘要和英语小论文;能描述各种图表;能用英语对未来所从事工作或岗位职能、业务、产品等进行简要的书面介绍,语言表达内容完整,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句通顺。能较好地运用常用的书面表达与交流技巧。
5)翻译能力:能摘译题材熟悉以及与所学专业或未来所从事工作岗位相关,语言难度一般的文献资料;能借助词典翻译体裁较为正式,题材熟悉的文章。理解正确,译文基本达意,语言表达清晰。能运用较常用的翻译技巧。
二、学制与学分
(一)学制
标准学制为2年(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实行弹性修读年限,弹性区间为3~8年。
(二)学分
总学分为9学分。
三、主干课程与拓展课程
(一)主干课程
大学英语
(二)拓展课程
阅读与写作、演讲与辩论、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汉英翻译实务、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高级视听说、英语国家概况、英文报刊选读、学术英语、科技英语等。
四、学分分配表
班级类别 |
课程体系 |
课程 |
学分 |
开课学期 |
普通类 基础层次 |
基础课程 |
大学英语1(普通) |
2 |
1 |
大学英语2(普通) |
2 |
2 |
大学英语3(普通) |
2 |
3 |
大学英语4(普通) |
3 |
4 |
普通类 提高层次 |
基础课程 |
大学英语2(提高) |
2 |
1 |
大学英语3(提高) |
2 |
2 |
大学英语4(提高) |
2 |
3 |
拓展课程 |
阅读与写作、演讲与辩论、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汉英翻译实务、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高级视听说、英语国家概况、英文报刊选读、学术英语、科技英语等 |
3 |
4 |
艺体类 |
基础课程 |
大学英语1(艺体) |
2 |
1 |
大学英语2(艺体) |
2 |
2 |
大学英语3(艺体) |
2 |
3 |
大学英语4(艺体) |
3 |
4 |
五、考试与评价
1.大学英语各级各类课程的考核采用百分制,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全面考核与评价。
2. 终结性评价成绩通过全校统一安排的课程考核来进行,占学期总成绩的60%。
3.形成性评价成绩一般应占课程总成绩的40%,由出勤、测验、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等部分构成。课后作业依托U校园、iWrite英语写作教学与评阅系统、FiF口
语训练系统、思博乐学阅读平台、WeLearn随行课堂等平台进行布置。
六、其它
本方案由开云体育平台(中国)有限公司、教务处负责解释,自2022级学生开始实施。
开云体育平台(中国)有限公司
2022年2月